为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前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增强文化自信,促进非遗活态传承,6月12日上午,漯河市委宣传部主办的非遗文化进校园首场展演活动走进漯河市实验幼儿园,通过非遗展演、技艺展示、互动体验等形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增强幼儿文化认同感,培养非遗传承后备力量。
校园里精心布置的非遗作品展区风格各异,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文化画卷,全方位、多层次地充分展现了市实验幼儿园开展非遗传承活动中取得的丰硕成果,是市实验幼儿园非遗传承活动的生动见证,更是孩子们接触、了解、热爱非遗文化的重要窗口,为孩子们的成长注入浓郁的文化力量。
多功能厅内,大三班幼儿带来的武术《龙腾虎跃》以磅礴的气势开启精彩序章,孩子们一招一式虎虎生风,稚嫩的身影诠释着对传统文化的无限热爱,为培养非遗传承后备力量注入了童真活力。
省级非遗传承人赵闯的面塑表演《彩面生花》以面粉为材,巧手为笔,在指尖的灵动翻转间,面泥瞬间绽现出奇妙的形态,作品凝聚着代代匠人的匠心与智慧,是漯河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缩影。非遗传承人常桂连的剪纸艺术《指尖生花》现场展示了精湛的剪纸技艺并进行现场示范教学,红纸在她手中翻转间,花鸟意趣、民俗温度跃然纸上。
孩子们在现场跟着赵闯老师学习面塑太阳花,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在常老师的指导下剪出各种图案,还将学到的剪纸技艺与时尚创意巧妙融合,把传统纹样剪裁成灵动的裙摆装饰、精致的云肩装饰,剪完后孩子们穿着自己装饰的服装自信地在舞台上走秀,一针一线、一剪一刻都凝聚着对非遗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非遗传承人陈守凯演唱的沙河调《黄鹤楼》选段,铿锵的锣鼓声与悠扬的唱腔交相辉映,他还为孩子们带来了生动的《戏曲小课堂》,从戏曲的行头服饰讲解到现场教唱韵味十足的沙河调,让孩子们沉浸式体验发源于我市的传统戏曲文化精髓。
小朋友卢锦昕演唱的戏曲《穆桂英挂帅》选段深深吸引了全场观众,小演员“唱念做打”有模有样、一招一式尽显功力,看到孩子用纯真可爱的唱腔和动作将传统文化的精髓演绎的绘声绘色,台下观众不时爆发出阵阵热烈的掌声,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的浓厚情感油然而生。
我市古琴非遗传承人秦艳晖与教师陈明辉合作的琴筝合鸣《半山听雨》将古筝的清越与古琴的悠远完美交织,空灵悦耳的歌声如潺潺溪流浸润心田,把山水意境与古典雅韵展现得淋漓尽致,让孩子们在悠扬的乐声中感受传统器乐的宁静与美好。
幼儿家长代表共同演绎坠子清音《偷年糕》,悠扬的坠胡声、韵味十足的唱腔,带幼儿领略诗词之美与非遗魅力的奇妙融合,孩子们沉浸其中,感受着传统艺术的独特韵味?;疃谟锥璧浮痘纳簟分谢狭嗽猜木浜?,孩子们用天真烂漫的笑容、轻盈欢快的舞姿,传递着非遗传承的力量,让艺术与童真完美交融。
此次“非遗进校园”活动,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和了解了非遗文化,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漯河市实验幼儿园将继续构建“非遗+教育”的创新模式,打造特色美育课程,让非遗文化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助力漯河文化强市建设。